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首页>监督工作

关于对市环保局生态建设工作的评议意见

发布时间:2011-12-06 09:55

市环保局: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和开展工作评议的规定要求,评议小组于4月底前后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召集不同部门50多位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等方式,对市环保局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评议如下。

        一、总体评价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履行环保工作各项职能,全市环保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

  (一)生态创建意识强、观念新。本届以来,我市生态创建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明显的提升。多年来,环保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将改善环境和维护生态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结合新时期环保工作实际,创新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生态保护知识,通过了省环境宣教现代化考核。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文明江苏行等主题,8大主流媒体两次聚焦太仓环保。《太仓环保下乡 旧貌尽换新颜》入选国家环保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案例选编》。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分别报道了太仓生态建设、环保工作以及太仓治理农村“三大”污染源的具体做法。200881日,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市”;2009年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2010年《太仓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顺利通过评审。绿色创建成绩斐然。新区通过了省级生态工业园考核验收;全市所有镇均被环保部命名全国环境优美镇;城厢镇县府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社区;太仓明德高中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和首批国际生态学校;电站村成为我市惟一一个国家级生态村。

  (二)减排控污力度大、效果好。近年来,环保部门积极推进减排工作,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呈现下降的良好态势,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编制了《2006-2020年太仓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国县级市中第一个通过评审的减排规划。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太仓市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奖励办法》,采用“以奖代补”的方法,兑现三批共计171家企业减排奖励1200万元。确定三年重点减排项目58个,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指标完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三年来拒批或劝阻重污染项目51个,总投资97亿元;三年来共受理办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2580个,申报表预审项目1336个,报告表项目923个,报告书项目158个。三年对上争取资金2178万元 用于地方环保项目及工程的“以奖代补”。减排控污为我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市空气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优良天数比率维持在95%以上,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由2007年的29天增加到2010年的106天。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达标率均为100%

  (三)依法治理水平高,做法好。市环保局注重规范生态环境执法行为,保证生态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加大对水环境的整治。依法编制了《太仓市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08-2020)。按照有关规定,三年来共对156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的决定,是前10年限期治理总数的2倍多。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快各镇、两区污水支管网建设,提高纳污率。制定了《关于我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实施方案》,2008年到2010年在排污费专项资金拨付3000万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补贴资金。加大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整治力度,清理整顿一批不达标养殖场,联合市发改、农林、财政等部门,整治全市规模化养猪场、奶牛场100家,发放奖励资金294万元。加大对大气质量的环境治理。下发了《太仓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控制燃煤大气污染的通告》,08年开始,制定了太仓市“蓝天工程”实施计划,对全市燃煤电厂脱硫、脱氮设施的运营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提高设备投运率,有效地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生态创建标准相比还有距离。“十一五”期间,我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虽已完成,但面对“十二五”发展新目标、新需求,减排方面的潜力已不大,对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环境保护部门,既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更要保护好子孙后代懒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社会各界对生态保护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各级领导、企业领导层面,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与群众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还有距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已不单是对工厂企业污染的治理,而是对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质量的提高。一是城镇、农村污染源不断增加,综合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外来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明显增多,集镇周围及农村河边、路边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且普遍无治污设施。二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水环境状况还不尽人意。由于集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接管存在一定问题,河道淤积严重,清淤机制不够健全,各类污染物随意排放,导致水环境质量无明显改观,部分河道发臭、发黑,既影响了农田灌溉及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又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三是生态综合整治缺乏长效机制,联合执法不够有力。如垃圾猪养殖、废品回收、餐饮业等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问题往往只有突击性整治,缺乏长效管理措施。

  三、几点建议

  一要发挥环保局作为生态创建牵头部门作用,全面推进国家模范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抓住今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机遇,提速建设生态镇、生态村、环境友好型企业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同时必须加强减排控污工作,完善督查、考核、监管体系,强化措施,整体推进。严格目标任务不打折、严格准入条件不放宽、严格目标考核不动摇、严格责任追究不手软,确保全面完成减排任务。开展环保专项整治,狠抓污染防治工作。

  二要突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环保工作的群众满意度。要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出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生态环境权益,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强化生态执法,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饮用水源地以及重点企业要加强环境监管。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信访因素,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对违法养殖进行集中整治,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实施关停和取缔。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形式,各种载体、不同平台,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运用多种形式结合工作实际,继续抓好“三律”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各科室工作融为一体。重点围绕环评审批、危废经营许可、环境执法、污染防治资金使用、排污费征收、科技项目管理等廉政“风险点”,查找管理盲点,严格内控程序,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刚性监督,促进权力既能高效运行又能正确行使。大力强化服务和优化经济发展职能,继续推行重大建设项目“直通车服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要求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等,开辟“绿色通道”,在评估、审批、验收等环节优先安排,缩短时间,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太仓市人大常委会

  二0一一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