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首页>代表大会>太仓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1-17 09:49

——2013年1月4日在太仓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王剑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市人民政府在中共太仓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工作导向,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千方百计惠民生、保稳定、创和谐,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基本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0.3%;全口径财政收入230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5亿元,增长6%。完成工业总产值2450亿元,增长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2亿元,增长15.1%,其中7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7.9亿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8亿元,增长17.2%。新增私营企业1376家、个体工商户4746户,净增注册资本58.4亿元。开发开放纵深拓展。完成注册外资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1亿美元。新增内资注册资本102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6.5亿美元,增长4%。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通过考核,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3.25亿美元、离岸执行额1.56亿美元,分别增长26.4%30.9%。新增境外投资4.24亿美元,增长10.2倍。成功举办德国太仓日活动,参展德国汉诺威工博会。接轨上海深入推进,新增沪资项目101个、注册资本28.1亿元。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2亿吨,分别增长30.7%17%。载体功能不断提升。被工信部授予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架构进一步完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准筹建,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工业园启动建设。长江口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省级科技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挂牌成立。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89家,实现产值8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6%,提高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15亿元,增长6.5%。完成技改投入160亿元,增长21.2%双快工程两化融合成果显现,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3家,新区被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8件、省名牌产品13只。企业参与制()订国家级标准11项,怡球金属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金辉化纤获批省级自主创新标准化试点单位。德威新材、怡球资源成功上市。现代服务业加快繁荣。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5.3亿元,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列统物流企业实现收入38亿元,增长14%。太仓物流园区、LOFT工业设计园等4个项目入围省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首批认定总部企业6家,苏州国信入选2011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森茂汽车城被授予全国汽车城建设实验基地,海运堤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商业街,沙溪古镇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目录,双凤现代渔业产业园成为全国钓鱼竞赛训练基地。旅游接待人数364万人次、总收入51亿元。新增2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企业注册发行债券27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1060亿元、贷款余额930亿元,分别增长15.2%13.8%,荣获省金融生态优秀县称号。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科技创新指数位列福布斯中国县级城市第6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70亿元,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获批国家级科技项目21个、省级科技项目19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近8件。“6+1”技术转移联盟和科技镇长团作用明显。新增省级以上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新建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68家。中科院技物所、计算所在太仓设立分所。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斯迪克新材料团队获批省科技创新团队,新增省双创人才6名,全市领军人才总量突破100名。

  ——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

  现代农业提速增效。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数字粮食、工厂化育秧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省级以上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8个。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高标准水利设施农田7.6万亩、高效设施农业1.18万亩。新增农机具2174(),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2%。农水重点县三年建设任务提前完成,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生物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三集中三置换深入实施,新增农民集中居住户6733户,集中居住率达56.2%;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率达90%。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累计达33.5万亩。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32个,其中合作农场5家。富民强村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实施,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50元,增长16.3%。村级经济不断壮大,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585万元,增长15%8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现代田园城市形态彰显。

  城乡规划全面覆盖。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沙溪、浏河、璜泾三镇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金仓湖片区、陆渡副中心、沙溪南部新城、璜泾南部新城等区域控规加快编制。智慧城市、慢行系统、城市雕塑、管理区功能定位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沪通铁路太仓站、滨江新城等重点功能区规划不断完善。完成18个三星级康居乡村规划的编制。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中心城区加速提档,沙溪、浏河、璜泾三大中心镇建设明显加快。规划展示馆加快建设,人民南路等地块改造稳步推进,首轮老小区整治工程圆满结束。主城东拓步伐加快,中央商务区抓紧建设,万达广场盛大开业。港城邻里中心建成投运,中兴商业街正在建设之中。科教新城天镜湖公园初现形态,海运堤二期、科技信息产业园进展顺利。“六纵六横”市域快速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新增智能公交候车亭100对,镇村公交通行率达100%。疏港高速、杨林塘整治、339省道东延工程稳步推进,岳鹿公路(双浮公路~蔡家湾大桥段)339省道城区段完成改造。浏河水源地、第三水厂基本建成,十八港拓浚、新塘河导流闸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提前完工,改建市级桥梁、彩虹桥62座。完成220千伏九曲输变电等4项电网工程,新增主变容量80万千伏安。城市管理不断加强。数字城管系统日趋完善,完成新区、城厢、沙溪、双凤等区镇两级平台建设。东仓路、致和塘沿线亮化改造完成,北门街、人民路、昆太路慢行系统工程如期竣工。城区户外广告整治成效明显。环卫保洁力度加大,机械化作业率提升至70%。交通秩序日益改善,新增45辆标准校车、50辆出租车,公交卡发行总量突破10.5万张,市民公交出行率提高至19.6%

  ——人居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7.6%10.7%10%21.9%。全面实施项目能源评估制度,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明显提升。创建苏州能效之星企业9家,新增4家苏州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立了宏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化工企业向集中区搬迁工作基本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加快实施清水畅流工程,疏浚市镇村三级河道248.6公里,致和塘、西城河、北城河等河道整治全面完工,城区河道三年轮浚任务提前完成。4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成投运。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力度加大,违法养殖、木材熏蒸等行业整治成果不断巩固。美好城乡建设行动顺利实施,847个自然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通过苏州市验收。生态修复能力提高。“蓝天工程”深入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6.1%,环境综合指数达到96.3。城区、城东、江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6万吨。加大绿色太仓建设力度,新增成片林1.75万亩,林木覆盖率和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7%和41.5%。完成拆旧复垦土地5582亩,实施占补平衡项目45个,新增耕地1747亩。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现场考核顺利通过。

  ——民生质量改善持续推进。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2.3%,太仓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现代化建设工作联系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190元,增长15.2%。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全面构建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重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并轨。全民大病再保险政策成为国家医保新政蓝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9%以上。社会救助提标、扩面,发放城乡低保金3000万元、贫困慰问金(慰问品)2300多万元。稳步推进了市颐悦园、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农村老年人关爱之家建设。为60岁以上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残疾人幸福工程加快实施,浮桥镇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建成。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公共租赁房1500间、限价商品房1620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现代化工程进展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导评估。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升级改造工程,省沙高等6所学校新教学楼建成投用,省太高新校区全面竣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璜泾镇成为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人馆、美术馆建设加快,吴健雄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成功举办。镇区民生档案基层查阅窗口全部设立。国家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通过考核,中医医院病房大楼基本完工,沙溪、浏河、璜泾等镇人民医院及世代服务中心建设正在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扎实推进0~3岁科学育儿基地建设,连心家园服务获得好评,荣获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双拥优抚力度加大,向重点优抚对象发放补贴1300万元,建立了全省首个退役士兵就业孵化基地。

  ——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强化。

  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三社联动”,进一步夯实社区基础平台建设,新增农村新型社区工作站15个。成功举办了首届公益创投活动,全面启动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三连冠,政社互动实践经验入选省首届10大法治事件。社会化协同机制初步建立,获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区)称号。政务公开力度加大,网上政务大厅建成启用。民主法治不断深化。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市政协汇报和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41件、政协委员提案208件,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深入推进六五普法,社区矫正工作得到加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荣获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四项排查三解三促、大接访等活动,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率及调解成功率分别达100%99%以上,荣获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制定出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3年规划,治安防控六张网得到完善。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校园安保等工作,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未发生较大以上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第9次蝉联省平安县(市、区)殊荣。

  ——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沙溪镇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新区与娄东街道区街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不断强化国资管理,8家市属一级国资公司完成整合重组。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统计改革顺利推进。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方案正在制定。服务效能加快提升。实施了第七轮行政审批提速。健全了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重点项目挂钩联系制度等服务机制。港区、沙溪行政服务分中心正式运行。不断拓展“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平台功能,“太仓发布”政府官方微博正式上线,办好《连心桥》、《实事追踪》等电视栏目,不断提高办理群众反映问题的时效和质量。持续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示范点、机关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健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机关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勤政廉政继续加强。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八廉关爱活动,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机关勤廉指数测评、村级勤廉指数测评、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强化了对财政预算执行、政府投资、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各项规定,非民生类行政支出普遍下降。

  此外,机关事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事务、兵役、民防、气象、盐务、邮政、电信等工作都有新的亮点和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付出艰辛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驻太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国家和省驻太单位,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太仓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开放型经济和实体经济面临诸多困难,部分经济指标出现脱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财政增收趋缓与刚性支出上升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各类民生需求还未能较好地得到满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3年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3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又恰逢我市撤县建市2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我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们面临的形势仍将严峻复杂,但更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我市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民生优势日益凸显,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不断巩固。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善于在变局中寻求积极因素、在逆境中创造赶超机遇,始终坚定必胜信心,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新目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围绕全面推进省“八项工程”和苏州加快建设“三区三城”的要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突出做强产业,着力推动创新,全面拓展空间,致力改善民生,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5%,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25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苏州市下达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更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力争实现综合实力新提升。

  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推进85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民生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润邦卡哥特科、扬子江海工、博格华纳、佳格食品等10大产业项目建设,引导投资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倾斜。完善项目储备库,充实一批重大项目,增强投资后劲,带动和支撑经济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工作责任制,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和环境保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成本合理、产出高效。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繁荣商贸消费,办好全国第23届兰博会、江海河三鲜美食节、双凤羊肉美食节,强化华东水产品交易中心、森茂汽车城等专业市场招商工作。优化商贸网点布局,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健身、信息、家居服务等消费热点,推动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加快推进特色街区和商业示范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商业服务网络。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构建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市场监测监管,优化提升消费环境,引导居民放心消费。着力稳定外贸出口。强化对外贸百强企业的服务,全力保持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扩大一般贸易规模,巩固提升加工贸易,增加服务外包出口。加快外贸结构调整步伐,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型保税贸易企业,扩大对先进生产设备及关键技术的进口规模,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中心、物流中心。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制定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财税支持和信贷支持,增强实体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积极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进一步做好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服务,对96个计划产出3000万以上的新增长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积极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不断拓展用地空间,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000亩,引导企业建设高标准厂房。着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鼓励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新增上市企业2家,发行企业债券30亿元。

  ()更快速度推进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健全重大项目导入机制,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引进,推进中化霍尼韦尔、赫森制药、德特威勒等项目建设。提升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水平,打造从研发、孵化到生产、营销的完整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新建苏州市级以上检测平台6个、企业技术中心16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新一轮服务业提升发展计划,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旅游产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加快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化发展,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入选省服务业十百千工程项目。发挥太仓港和保税物流中心作用,做大做强太仓物流园区,力争物流业企业收入增长25%以上。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太设立区域性总部,新增总部企业10家以上。加大科教新城信息产业园建设力度,发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游戏动漫等产业,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离岸执行额均增长25%以上。加快长江口旅游度假区、双凤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建设,创建一批A级景区、高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全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计划和“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工业经济总量、技术、企业、产业、园区“五大升级”。推进技术改造双快工程,创建一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完成技改投入165亿元。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联合重组,着力打造百亿级企业和地标型企业。深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净增75亿元。强化小微企业服务,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抓好质量强市工作,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0件以上,推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标准化试点,构建中德企业标准化合作平台。切实增强创新能力。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推进省创新型县市试点工作,加快高新产业园区建设,鼓励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创建省级科技创新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品60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以上。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同济大学高新应用技术研究院等10大创新项目建设。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吸引、支持跨国公司在太设立研发机构,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新增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20家以上。深入实施“522”人才工程,努力建设人才引育体系,新增苏州市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20名,其中省级以上人才8名。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扩大“科才通”覆盖范围,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更大力度深化开发开放,不断放大区域竞争新优势。

  加快繁荣太仓港。围绕发展“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加快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开工建设集装箱四期工程,建成华能煤炭储运中心、疏港高速等工程,加快杨林塘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以争创全国文明口岸为抓手,优化口岸服务,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深化接轨上海。加强与张江高科技园区、嘉定汽车城等园区产业对接,做好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高端服务业等项目承接。发展面向上海的休闲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拓展上海客源市场。加快交通对接,做好沪通铁路、岳鹿公路与嘉定城北路对接的前期工作。加强与沪上接壤区域深度合作,强化环保领域的规范管理。扩大与上海合作交流成果,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对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大产业研究,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超亿美元龙头型外资项目10个以上、世界500强企业项目5个以上、外资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个。加强现代服务业招商,着力引进物流运营、高端商贸、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项目,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超过30%继续办好“走进德国—太仓日”活动,扩大对欧美、港台地区的专题招商。强化外资企业服务,促进“以商引商”。加强招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综合环境。推进载体功能创新。加快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引进超亿美元内外资项目10个以上,形成百亿级特色产业基地7个,设立太仓港综合保税区,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江产业集群。新区加快建成省高新技术开发区,推进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工业园建设,实施工业、服务业“双十”工程,德资企业总数达2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推进科教新城生态建设和城市功能提升,加快开发大学科技园,新增产业载体30万平方米,集聚创新型企业近100家。坚持园区化发展理念,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光机电产业园等8个特色产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发展水平。

  ()更实举措加强“三农”工作,全力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建设农民安置公寓房150万平方米,完善32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公共配套设施,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拆自建进入规划区。新增农民集中居住6000户,集中居住率达到63%。完善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向集体农场流转土地6万亩。壮大村合作农场,推进农场经营机制创新,力争合作农场经营面积达到24万亩。深化五大合作改革,开展五好合作社创建活动。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农产品收益权抵押融资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导,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将4个10万亩的主导产业规划上图、布局落地。抓紧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新增30个有效农产品三品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巩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水稻机插秧率达90%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争取中央财政旱涝高标准农田示范县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7个项目区建设。继续推进“粮食银行”和“放心粮油”工程,建好中心储备库。加快强村富民步伐。坚持一手抓示范村建设,一手抓薄弱村扶持,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增长点,确保村级集体资产、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5%以上。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增收机制,拓宽增收渠道。稳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社晰股量化改革,健全集体经济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市镇村三级财务监管和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水平。

  ()更高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美丽太仓新家园。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优化城乡规划体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水清地绿。完善长江口旅游度假区、陆渡副中心、金仓湖片区等规划,启动地下空间利用、城市绿线、生态建设保护等专项规划修编。按照一市双城三片区的总体布局,加快主城区、新港城、科教新城和3个中心镇建设,全力实施10大城建项目。提升主城区功能,推进人民南路、西城区地块改造,实施城北河区域综合整治,加快中央商务区和陆渡片区开发。推进港区城市综合体、中兴商业街等建设,完善港城功能配套。加快科教新城邻里中心等建设,确保海运堤二期、规划展示馆建成投运。启动农村公路路网规划并实施部分改善工程,加快339省道东延等项目建设,完成国省道、高速公路太仓出入口改造和部分片区环路建设。启动沙溪客运站改建工程,完成浏河客运站建设,新建150个城乡田园式候车亭、4个公交首末站和50对智能公交站牌,市民公交出行率提高至26%。加快九横九纵骨干水系建设,完成盐铁塘、湖川塘整治,做好七浦塘拓浚整治前期工作,启动新塘河清水工程、通城河北闸站改造工程,建成投运浏河水源地和第三水厂。加快220千伏寿安、110千伏板桥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集中开展乱停乱放、非法营运、小区环境、违法建设、农村环境五大整治,实现交通秩序、运管服务、人居环境、市容市貌、村容村貌五大提升,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推进区镇数字城管两级平台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加快郑和路、弇山路、太平路等道路改造,做好上海路、城北河地块亮化。加大环卫保洁、城市养护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启动机动车集中清洗点建设。出台加强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施意见,提高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积极试行车位供给、停车收费差别化政策,有效保障城区交通顺畅。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新增三星级以上“能效之星”企业及苏州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0家,启动城区保利协鑫热电厂搬迁项目,推广太阳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加强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建设。启动科教新城绿色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市。继续推进蓝天工程清水畅流工程,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着力推进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争污水处理率达到96%70%。加快工业废料集中处置、垃圾渗滤液处理、污泥干化焚烧处置项目建设,改造港区化工园区污水管网。加快实施新区中央公园、天镜湖公园、长江口森林公园、疏港高速绿色通道等10大生态项目建设,新增林地、绿地1.5万亩。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新增一批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和绿色家庭。力争通过国家生态市复核,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启动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工作。

  ()更高标准发展民生事业,积极响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全民职业技能素质培训,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调优人力资源结构,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5000人、技能劳动者1万人。启用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在线,完善人力资源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健全公共职业培训体系。巩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探索建立企业人事干部管理制度,逐步为小微企业提供无偿人事代理服务。提高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加快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确保各类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困难群众保障标准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形成政府救助、社会捐赠和灾害保险有机结合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500(),启动古松弄地块等直管公房改造,完成危旧房改造450套。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宗旨,以撤县建市20周年为契机,丰富提升太仓城市精神,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名人馆、美术馆建设,提升“一院三馆”和传媒中心服务功能。创作一批文艺精品,放大娄东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百团大展演”、“文化礼包送万家”、“数字电影村村放”等活动,提升文化惠民成效。抓紧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推进江苏国际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以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完善中小学布局规划,实施陆渡教育园等8个异地新建项目和南郊中学等11个原地改扩建项目,全面完成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全国中小学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校车安全运营。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成沙溪、浏河、璜泾、双凤等镇人民医院新建扩建工程,启动港区医院建设。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启用市颐悦园,推进区镇福利院建设。加大殡葬改革的力度,加快镇区安息堂建设。深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爱行动,加快建设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政社互动”,加快“三社联动”,建设新型社区。积极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强化社工队伍建设,努力拓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领域。做好第11届村委会、第5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大法治太仓建设力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八公开一监督,大力推进房屋依法征收。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提升外来人员融合工程。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平安太仓建设,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努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网络环境。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扎实推进四项排查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抓好10项实事工程建设。1.实施全民健康工程;2.实施市、镇学校校舍升级改造工程;3.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4.实施城市排涝提升工程;5.实施公交优化工程;6.实施市民卡工程;7.实施城区小规模住宅区改造工程;8.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工程;9.实施平价商店建设工程;10.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更严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塑造人民政府新形象。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大兴求真务实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切实优化政府服务。做好沙溪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区镇与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完善机关服务和效能考核评价办法。优化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建好政企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区镇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第八轮行政审批提速。办好《连心桥》、“太仓发布”、“12345”热线、《政务直通车》等政风行风热线栏目,有效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在重大行政决策中,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支持各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支持条线单位积极开展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建设,发挥市长信箱、网上咨询办理平台等作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苏州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使各项政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意愿。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努力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要坚决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轻车简从,简化接待。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增强责任意识,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以实干的精神成就事业。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继续开展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三责联审制度,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编制部门权力运行标准化流程,推进制度廉洁性和高效性评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坚持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严格财政预算管理,控制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等经费支出。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勤勉务实,清正廉洁,切实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让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中共太仓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