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太仓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首页>代表大会>太仓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太仓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02-15 09:28

——2016年1月7日在太仓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法院院长赵新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太仓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我院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七项重点工作为主要抓手,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务实推进司法改革,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3473件(含旧存1799件),结案11460件,同比分别增长11.63%和11.65%,解决争议标的41.26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紧扣执法办案,促进平安法治建设

  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加大执法办案工作力度,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强化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理念,共审结刑事案件970件1230人,同比分别上升7.42%和5.58%。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和盗窃、诈骗等严重影响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审结相关案件459件593人,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审结相关案件26件。依法惩治腐败,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9件9人。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对326名被告人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占被告人总数的26.50%。同时,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化证据审查,发挥庭审功能,与公安、检察机关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量。共向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20件,改变案件事实及法定情节认定14件,改变案件定性2件。

  2.调判结合化解民商纠纷。正确运用调解和判决两种方式,提升矛盾处理效果,共审结民商事纠纷6459件,同比上升9.73%。充分发挥调解在婚姻、继承、赡养等家事纠纷中的作用,在涉少离婚案件中引入未成年子女抚养第三方评估机制,切实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完善与劳动仲裁部门的裁审对接机制,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29件,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与建筑行业协会的共建机制,审结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案件521件,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发展。其中,妥善审理并成功执行了涉“家饰佳”售后返租租金纠纷等社会普遍关注的案件,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准确理解和适用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审结民间借贷案件734件,结案标的达2.76亿元,并发布十个典型案例,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切实发挥商事裁判的评价引领功能,审结买卖、加工承揽等合同类案件1549件,维护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坚持平等保护原则,积极促进对外经济活动,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22件,办理对外、对港澳台司法协助案件7件。

  3.监督支持促进依法行政。充分认识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和实施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后对行政审判提出的新要求,强化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共新收行政诉讼案件19件,审结12件,同比分别下降64.15%和55.56%,其中判决行政机关败诉3件,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积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连续8年保持100%。同时,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行政执法权威,以维持、驳回诉讼请求等方式判决行政机关胜诉7件,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定准予执行59件。针对审判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发送行政审判年度报告、司法建议等形式,促进行政执法部门增强法治意识、完善执法程序,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4.多措并举保障胜诉权益。牢固树立“努力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最大限度得到实现”的理念,健全执行工作机制,共执结各类案件3576件,同比上升14.47%。扎实开展“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健全案件分配、规范结案等管理制度,集中清理金融债权、涉民生、一年以上长期未结等三类案件743件,实现债权1654.48万元。依托信息化手段,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具备了远程指挥、联动网络查控、快速反应处置等功能,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和效果。加大执行威慑力度,细化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强制腾退等工作机制,通过网站、户外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公布失信被执行人2423人,对城厢镇板捷街、西庐湿地公园餐饮休闲会所等系列房屋租赁案件进行了集中强制腾退,取得了显著效果。深入实施网上司法拍卖,对被执行人的涉诉财产全部网上拍卖,实现“零佣金”,共完成网上司法拍卖88件,成交金额1.32亿元,实现了财产变现的价值最大化。

  二、紧扣服务大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健全司法应对措施,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引领和保障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对重大涉诉经济纠纷等情况及时通报,提出对策建议,供市领导决策参考。积极探索以保单形式进行保全担保等方式,有效缓解涉诉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依法及时受理勤益化纤等企业破产案件7件,审结4件,较好发挥了破产程序在有序规范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应对企业关停引发的职工工资等问题,共为1482名职工解决工资3950.43万元,切实保障社会稳定。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健全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依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85件,促进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调整设立港区法庭,全年共审结案件1073件,及时化解辖区内矛盾纠纷,依法服务和保障港口经济繁荣发展。

  2.鼓励和支持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围绕市委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等纠纷44件,同时深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农村新型社区法治化治理等课题的调研,提出对策建议,助推农村深化改革顺利进行。通过召开联席会议、邀请执法人员旁听庭审等方式,完善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促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诉调对接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金融安全。共审结金融借款、保险等案件506件,涉案金额达10.80亿元。

  3.推动和参与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深度拓展“和谐共建”范围,加强与公安、国税、妇联、青商会等单位的联系,建立健全基层矛盾预防和化解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形成化解社会矛盾合力。以创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为契机,深化与司法局、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的合作,健全完善审矫对接机制,深入开展“共沐法治阳光”系列活动,着力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认真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稿件420余篇,讲述司法好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充分发挥司法案例的规范评价功能和规则指引作用,共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发布典型案例30件。

  三、紧扣司法为民,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为民服务举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1.完善诉讼服务机制。按照“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的要求,深入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建成集立案登记、涉诉信访、导诉咨询等多项功能为一体,诉讼服务大厅与诉讼服务网同步运转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诉讼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一年来,共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等诉讼服务18017人次。进一步健全院庭长轮流接访机制,落实办理责任,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信访问题48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共缓减免交诉讼费7.93万元,救助16名特困刑事被害人和未成年人25.40万元,发放执行救助款100万元,依法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2.构建阳光司法机制。依托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及时公开立案、审理、执行各流程节点信息,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全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裁判文书7461篇,做到符合条件的文书全部上网。实施科技法庭高清技术改造,实现“庭审三同步”率达99.72%,完成互联网庭审直播82期,不断提高审判透明度。积极推动网上办案和案件卷宗同步数字化工作,落实办案全程留痕要求,规范法官司法行为。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发布法院工作信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全年共举办新闻发布会4场次,发送微博微信529条。

  3.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司法公开等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常态化联络,共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座谈120人次,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法院工作。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办结检察建议3件,再审审结抗诉案件1件。依法保障律师权利,认真听取律师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共同保障公正司法。畅通网络、信箱等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健全民意沟通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紧扣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司法公信

  根据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各项司法改革,建立健全审判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法院科学发展水平。

  1.有序推进各项改革。认真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要求,自去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深入推进城厢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优化审判团队审理模式,明确各成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法官会议、院庭长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案件审判质效显著提升,受到了苏州市委政法委、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入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参审者随机选取等工作机制,对疑难案件探索推行五人制大合议庭、法律审与事实审相分离等做法,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全年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2037件,一审陪审率为97.56%,同比上升29.24个百分比。

  2.改进审判管理方式。准确把握上级法院取消针对一线法官审判质效考核的新要求,及时转变审判管理思路,突出抓好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和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工作,健全审限动态通报提醒、院庭长挂钩长期未结案件等长效管理机制,保持了案件收结案的良性循环,其中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全部清结,相关做法被上级法院转发并作经验交流。随着立案登记制的实施,案件数量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为此,我院一方面积极推行院庭长办案,并明确办案类型和办案数量。全年院庭长共参审或主审案件2908件,占审理案件结案总数的25.38%。另一方面,积极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办案效率。同时,合理调配审判资源,案件相对较少的庭室及综合部门具有审判资格的人员,实行挂庭跨部门办案,最大限度挖掘内部潜力。

  3.探索人员分类管理。主动顺应司法改革发展要求,出台了《关于主审法官选任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落实审判团队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在民商事审判条线逐步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主审法官、合议庭审判责任制,并根据上级法院要求,启动法官职务套改工作,为下一步推行员额制改革做必要的准备。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对通过省法院组织的岗位技能考核的聘用制书记员,实行“三级九等”模式进行单独序列管理,落实相关职业待遇,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书记员队伍。

  五、紧扣从严管理,持续加强队伍建设

  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1.深化教育增强政治素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领题导读”、专题党课等活动,切实增强干警的理论素养。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我是共产党员”等专题教育活动,以严的标准、实的态度,着力解决法院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责任担当意识。深入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通过组织主题征文比赛、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广大干警以先进为标杆,争当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2.注重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坚持以法官为中心,围绕审判需求和问题导向,组织410人次参加业务培训26期,切实提升法官庭审驾驭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加强青年法官培养,通过庭审观摩、列席发改案件评查会、到信访岗位锻炼等做法,帮助青年法官提升综合素质。组织开展“优秀审判团队”办案竞赛、“一案一书一庭审”评比等活动,激发队伍活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一线法官人均办案数为203.48件,其中5名法官结案超过三百件。加强司法调研,入选并完成中国法学会2014年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和2015年度苏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应用对策类)各一项,获评全省法院第九届“金法槌”杯案例工作组织奖。

  3.落实责任促进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责任清单,强化责任督查,确保“两个责任”落到实处。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日常警示教育,强化干警党纪党规意识,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健全法院违纪违法举报中心、廉政回访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廉政半月谈、司法巡查等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持续改进司法作风。共对573件案件进行了廉政回访,及时办结了24件举报投诉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全院干警敬业奉献、团结拼搏的结果,更是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法院全体干警向各位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法院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立案登记制等因素的影响,人案矛盾更为突出;二是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寄予新期待,但是司法资源、司法功能的有限性,还不能及时满足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三是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疑难复杂案件多发,部分干警特别是青年干警的司法能力还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在各方面关心支持下,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启动之年。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全力抓好执法办案,全面推进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努力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强化担当意识,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牢固树立和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刑事、民商事和知识产权等审判职能作用,找准在服务和保障我市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创新驱动、以港强市、对德合作等发展战略中的结合点,建立健全司法服务新渠道,提升司法保障水平,努力为全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二是强化改革意识,在全面深化司法改革上下功夫。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市委领导,积极争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凝聚广大干警思想共识,积极推进各项司法改革。继续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真正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继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坚持庭审中心主义,切实贯彻罪刑法定、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建立干预司法办案登记制度,保障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三是强化主业意识,在提升公正司法水平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把主要时间、主要精力、主要力量投入到执法办案中,不断提高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和改进审判管理,全面落实网上办案和案件卷宗同步数字化等要求,做到全程留痕,倒逼法官增强规范意识。建立健全民事案件繁简分流、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等机制,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和督促、实现担保物权等非讼程序,不断提高诉讼效率。

  四是强化为民意识,在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上下功夫。妥善审理好婚姻家庭、劳动就业、住房消费等纠纷,依法增进民生福祉。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诉讼服务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建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依法及时救助弱势群体,充分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深化司法公开工作,通过司法公开三大平台、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载体,及时发布法院工作信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五是强化廉洁意识,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干警坚定法治信仰,厚植为民情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提升队伍管理水平。充分重视新媒体条件下的舆论监督,健全内外监督机制,依法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队伍清正廉洁。

  各位代表,“十三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人民法院既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本次大会各项决议,以更加有为的担当,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优异的业绩,努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奋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