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公报
太仓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公报
首页>常委会会议>太仓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公报

关于对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15-05-12 10:32

  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委主任王文尉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现对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情况报告作一审议发言。

  一、基本评价

  我们认为,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2013年我市出台了太仓市“千企升级行动”三年计划。实施两年来,市经信委等政府部门紧紧围绕“做强产业、推动创新、量质并举”的总体要求,加强目标管理,实施分类指导,在落实政策支持、加大技改力度、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两化”融合和节能减排、促进中德合作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服务和引导工作,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突出表现为:

  1.规模效益稳步提升。去年我市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销售收入、规上工业利润、规上工业增加值五项指标增速均居苏州各县市第一。预计今年1-3月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等仍居苏州各县市前列;全市工业和规模工业利润增速均仍达到2位以上。

  2.产业结构不断调优。我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做强做大,新兴产业占比继续提升,去年,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9.8%(今年因产业划分变化这个数字有所下调,但我市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仍居苏州县市第一)。去年,我市技改投资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苏州市之首。全市技改投入占全部工业投资的59.7%。

  3.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682.4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2.8%;抓好江苏省创意产业园建设,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超15亿元。获得工信部认定的知识产权试点企业3家,新增省企业技术中心5家,17家企业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

  二、存在问题

  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虽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常态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和先进地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认为除了刚才蔡主任分析的五个方面问题和不足外,还有以下三方面值得探讨和总结。一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氛围、理念及政策措施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周边县市不仅在总量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资源上也设定了较高配置,形成了相当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市在结构转型方面尽管已经意识到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体上对制造业总量扩张中掩盖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认识不足,在政策体系构建、企业主体、项目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尚未真正与时俱进,取得重大突破。二是产业层次和规模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层次偏低,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相对低下,主要依靠投入型增长。产业发展以技术依附和技术跟随为主,即使是高端产业,也存在着产品环节低端的矛盾,缺乏能引领升级的规模企业及完整的产业链。重点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尚未实现突破。三是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我市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以生产加工型为主的中小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波动和用工、融资成本的普涨,考虑更多的是生存问题,难以将精力和资金集中到自主创新、产品升级上,创新缺少动力,升级缺乏能力。另一方面,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完善,如金融服务创新还不够,电子商务公共平台缺乏、物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等,总体上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多种需求,影响了工业企业转型的积极性。

  三、意见建议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的严峻考验,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要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思路,调整完善措施,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步伐,把太仓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1.统一思想,进一步营造工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氛围。我市目前面临的问题充分表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之策,更是应对各种挑战、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的转型升级社会氛围,鼓励创业创新,推进智能制造、质量发展;营造政府及部门服务经济、服务转型升级、服务企业的帮扶氛围,支持企业努力破解转型升级难题,抓住当前机遇积极转型,赢得先发优势;营造企业主动转型升级的氛围,引导企业自觉地把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纳入到推进转型升级的轨道上来。

  2.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首先要狠抓招强引优。通过前置条件的设置,对工业项目准入条件和存量土地盘活作出新的调整,确保引进项目的质量。同时,要开展招商引资绩效评价,探索建立大项目招引考核机制,试行税收贡献率考核。二是要强化企业(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引进装备改造提升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支持企业上市和股改,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重点扶持上市型、集团型企业。三是要推进两化融合。要顺应和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依托我市产业优势,编制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力促进电子商务在工业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

  3.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措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财政扶持政策,统筹安排部门现有工业、科技、外贸类财政性扶持资金,加大整合力度,建立完善统一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对企业转型升级予以帮扶。一是要突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改进人才的技术交流、生活居住等工作环境,完善有效地引才、留才等政策措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继续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创建科技人才交流、研发平台,积极营造尊重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帮助企业提高品牌创建和经营能力,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太仓制造”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市工业经济产业规划。今年是“十二五”收尾之年,“十三五”规划将着手编制。我们应重视基础性工作,尽快摸清我市各个产业的第一手资料,科学编制纺织化纤、机械零部件等传统支柱行业升级和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的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发展导向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我市工业经济的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进一步集聚,提升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破解资源要素的制约;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在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作用,综合利用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能耗产出率以及环境影响率等指标体系,努力将市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集群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