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公报
太仓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公报
首页>常委会会议>太仓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公报

关于对“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14-11-12 09:19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永涛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现就“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情况作一审议发言。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推向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阐明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抓手来抓,突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在提升教育质量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机制体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其主要工作特点是: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本领。通过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在教师队伍中营造浓厚的“当师德表率、做育人模范”氛围,严格师德考评监督机制,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完善了教师和校长培训管理体系建设,规范了学时认定工作、依托网络开展远程继续教育,同时,抓好了特色培训和校本培训,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优化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了教育人才选拔、培养、评选等管理体系,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力地推进了教育人才高地建设,壮大了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大胆引入了干部竞争上岗机制,完善了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任用机制,同时,健全了干部发展培养锻炼制度,激发了学校管理队伍的活力。

  (二)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主线贯穿德育教育工作全过程,丰富德育资源库、加大了教研力度、创新了施教模式,使学校德育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其次在教育管理方面,修订和完善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方案,着眼于过程和细节管理;积极创建交流研讨、互动合作及信息共享等管理平台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第三,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百节好课”品牌建设和“学会学习”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好了名师、骨干教师带动作用,深化各类各级教学课题研究,在特色高效课堂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三)统筹城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通过定向招录、定点培养、老师轮岗和下乡支教等措施,实现了师资力量在农村和各区域学校间的有效配置。在学校管理方面,推出了“集团共建”、“委托管理”等有效的共建帮扶机制,提高了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区的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对学校布局、内部管理和招生工作等方面加强了规范和指导,加大了支教和结对帮扶力度,促进了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师资培养和引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教育资源发展带来了不小压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和教育资源布局等方面不适应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区域性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据今年统计,全市义务教育段生源已达到了29400人,比去年26000人增加了3940人。今年虽然新增了2所幼儿园、小学扩招了14个班、初中扩招了5个班,但就学压力仍然十分大。据了解,城厢西部区域、新区和浏河镇等地的幼教、小学和初中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前几年我们对方面问题也作过专门调研,认为造成这样困境根本原因,除了外来生源压力外,最主要的还是在区域城镇化规划中忽视了教育资源发展空间,这已成为了制约区域教育资源发展的瓶颈,需要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教师编制缺口比较大。首先是学校数量和规模扩大了,而编制数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如新建的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新区四小均为6轨学校;易地扩建的港城小学由原来的4轨扩至8轨、陆渡小学由原来的4轨扩至8轨)、沙溪二小由原来的4轨扩至6轨。这些学校数量和规模扩大了,而教师职数仍然没有得到相应补充,按正常需要还缺少296名教师。其次是教师编制隐性短缺现象也比较突出。如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延长了在校受教育时间,需要更多师资投入;公办教师的支教也拆分了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享受“单独二胎”政策的女教师产假缺位等因素造成师资力量的隐性不足。由于编制长期得不到增加,只能聘用民办教师和退休公办教师作为替补,长期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管理有待加强。目前因公办学校资源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需求,目前仍有29%的来太务工人员子女在8所民办小学就读。这些学校由于缺乏足够的办学资金,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管理不规范,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后新生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给初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几点建议

  1.优化学校布局,逐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资源发展规划,突出在区域城镇化建设中的位置,加以同步推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异地高考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认真分析生源分布情况,进一步优化区域学校布局。同时要加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增量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对主城区和相关片区的学校和幼儿园规划建设,如城厢西部区域、新区和浏河镇等地的幼教、小学和初中规划建设。缓解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紧张问题,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就近入学。

  2.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习总书记在第十三个教师节前夕看望北师大师生时提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充分说明了培养和建设好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深远意义。要结合我们市教育发展实际,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模式,加强名师俱乐部、名师研修班、名师工作室等载体建设,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作用的新举措,壮大骨干教师群体。加大政策导向,激活培育机制,积极鼓励本地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类专业院校。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老师结构,从目前来看,我市教师年龄、性别结构不尽合理。年龄上看,中年老师偏少,年轻和老教师占比高,呈两头大中间小状态;性别上看,女老师多,尤其是小学、幼儿园比较突出。这种不合理的年龄、性别构成,确实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创新机制,逐步解决教师编制紧缺矛盾。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按照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合理配置优质教师资源。进一步加大教师交流,促进教师均衡配置。对民办教师应严格把关,实施注册制度,统一全市民办教师待遇,择优反聘公办退休教师,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要。

  4.加强领导,提高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办学质量。加强统筹规划力度,建立健全财政引导激励制度,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提高民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教师准入、培训和考核制度,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和质量监控,逐步减少民办学校的招生规模,力争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求提升。